媒体专栏

个案专业研讨会--多学科干预策略分享

2025-08-19


谱系儿童的科学干预需要多方协同,既需要教师全面了解孩子情况,多学科协作,评估总体能力发展,更需要家长及时掌握在校进展并配合家庭干预。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在星空智程干预4年的7岁君君(化名)的个案,根据孩子的评估情况总结下一步干预策略,解答家长疑问。


01 学生情况简介

姓名:君君(化名),性别:男,年龄:7岁,诊断:孤独症。2021年5月开始到星空智程干预,目前校内安排有个训课和集体课。

ABLLS-R评估结果



近期的ABLLS-R评估结果来看,君君在认知、言语、社交、感统、游戏等领域的技能逐步提升,行为问题逐渐减轻。


在校课程安排


教学部结合君君的评估情况及能力水平,目前个训课安排有认知、言语、PCI和感统,通过一对一个性化干预补足短板,强化核心能力。集体课安排有认知、感统、音乐、运动游戏集体,通过集体训练,练习规则适应和社交互动,提升专注力与肢体协调。


02  下一步干预方案

认知方面

1.结合一些操作类的游戏或者活动,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动手操作能力,减少孩子手部的刺激。

2.增加对常见物品的认知,例如:吃的、玩的、水果、动物、日常用品。

3.结合已掌握的物品辨识拓展物品命名的能力

4.增加提要求方面的练习,创造提要求的动机,强化沟通的动机,结合孩子感兴趣的开始,例如:吃的、玩的。


2  言语方面

1.巩固单韵母和复韵母的准确发音,通过发音对比练习,区分易混淆的韵母,如前鼻音和后鼻音韵母等。

2.强化声母的发音清晰度与准确性,结合绕口令等形式,提升声母发音的熟练度。

3.在现有词语量基础上,进一步丰富词汇,增加不同主题、不同结构的词语学习,同时加强词语的运用练习。 


3  感统方面

1.增加视线追随才能完成的活动,提高孩子注意力维持时间。

2.增加孩子出力气的活动,提高孩子对其他任务的积极性。

3.进行新动作的学习,如拍球,单脚跳等。


4  PCI社交游戏方面

1.加强非口语(如:手势,表情)提升对他人意图的预判及适应性反应,增加互动场景,利用中断策略激发其主动修补沟通的行为。

2.动作,声音,眼神逐步引入多样化的沟通发式(如手势,表情符号)以丰富表达层次。

3.游戏过程中创造分享机会,配合夸张的表情,声音,动作。

4.延长等待时间,同时提高儿童的共同关注--站椅子接球。


5  集体课

1.加强对老师持续关注的时间;

2.继续练习对同伴关注和互动需要;

3.提高课堂配合度,教孩子逐渐学会控制情绪。


03  督导答疑



孩子不听指令怎么办?

多开展孩子感兴趣的体验类活动,先做给孩子看,再引导他做,过程中详细描述动作,分步骤输入指令并反复练习,指令也尽量简短明确。


2  有刺激性行为怎么缓解?

日常多带孩子分配时间做游戏,拓展游戏玩法,要是当下发生行为问题,可以通过阻断等方式教孩子更多游戏技能,转移他对这类行为的注意力。


3  如何提高主动语言?

借助图片沟通系统,比如在游戏或日常活动过程中,引导孩子主动说出物品名称,鼓励他表达需求。


4  孩子多动怎么办?

孩子多动的时候一般是因为没有事情做,缺乏游戏技能。可以结合孩子兴趣,选择车辆等主题活动,在活动里融入一些能满足他感官需求的元素,同时培养他的游戏技能,让他能更专注参与。


5  如何提升知理解能力?

认知是积累的过程,多结合生活场景带孩子认知,比如一起做家务、逛超市时,教他认识物品、理解动作和关系等,多陪孩子一起去做、去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