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专栏

社会适应第一步:幼儿园融合中的科学支持策略

2025-08-04


谱系儿童顺利融入幼儿园是其社会适应的重要一步,但融合教育需要循序渐进。从科学评估到系统性支持,孩子的能力逐步提升后,才能更好地适应集体环境。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在星空智程干预2年的小童(化名)是如何逐步适应幼儿园生活的。


01

学生情况简介

姓名:小童(化名),性别:男,年龄:7岁
2023年4月开始到星空智程干预,目前校内安排有个训和集体课课程。




VB-MAPP评估结果


从四次评估结果来看,孩子在语言、社交、认知、自理等关键发展领域的技能掌握程度不断提高,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行为问题、沟通障碍、学习困难等问题逐渐减轻,学习和适应能力得到改善。在融入普通教育环境、适应集体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能力在增强,为将来顺利进入普校奠定了更好的基础。


在校课程安排


结合孩子最近一次的评估结果和目前的能力情况,我们为孩子安排有个训、集体和融合课程。通过个训课 “补短板”,强化核心能力;通过集体课和融合活动 “练应用”,让孩子在真实场景中巩固技能、适应规则、提升社交主动性,最终实现从 “技能掌握” 到 “灵活运用” 的过渡,助力其更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。


02

针对性干预策略

基于小童的现状,需从技能训练、社交引导、环境适应多维度设计阶梯式策略,逐步提升其融入能力。


1、核心能力干预策略

认知方面,重点做注意力、记忆力、逻辑思维等基础认知技能训练,通过结构化训练帮助孩子建立对事物的理解、分类和推理能力,为学习复杂知识和适应环境打下基础。

言语方面,重点训练言语清晰度,从 “单音” 到 “场景化长句”,舌尖后音的场景化练习,长句子的 “拆解 - 组合” 训练。


2、集体适应与社交技能提升方案

通过美术集体课,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、想象力,同时学习遵守集体规则,如轮流使用材料、等待指令,并通过作品分享间接提升表达与互动意愿。

互动语言课中,在小组场景中模拟真实沟通情境,如对话、提问、回应,训练孩子在多人互动中倾听、轮流发言、理解他人意图的能力,打破单向沟通模式。

通过合作游戏,如分组完成任务、角色扮演,让孩子体验共享、协作、解决冲突的过程,理解社交规则,如遵守游戏规则、尊重他人意愿,提升主动社交的意识和技巧。


3、幼儿园融合方案

每周两次各两小时的幼儿园融合,是将训练成果迁移到自然环境的关键环节。孩子在普通幼儿园场景中,需要适应更复杂的集体节奏,如跟随集体活动流程、与普通同伴共处,在真实社交中运用所学的沟通和互动技能,同时观察、模仿同伴的行为模式,逐步缩小与同龄人的差距,为未来融入更广泛的社会环境积累经验。



03

督导答疑


1、孩子脾气太拗不听劝怎么办?

当孩子脾气执拗、不听劝时,可通过结构化支持减少对抗,用正向强化建立配合意识。具体来说,提前预告要实施梯度化,分阶段用语言加视觉方式告知孩子即将发生的事情;制作可视化的流程表,让孩子明确步骤顺序,完成一步可进行标记;孩子配合时及时给予具体肯定,并关联特权强化,让其知晓配合能获得喜欢的事物。


2、如何帮助孩子说长句子、发音更准确?

在帮助孩子说长句子、发音更准确方面,要从基础能力逐步递进,用 “模仿 + 反馈” 建立正确表达习惯。按单音、叠词、简单词语、短语的顺序夯实基础,再逐步过渡到长句子;家庭成员使用统一标准的普通话交流,避免方言和简称混杂;孩子发音模糊时,不直接否定,而是示范正确发音引导其仿说,成功后给予鼓励。


3、怎样引导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、正常交流?

引导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、正常交流,需从 “孩子舒适区” 切入,用 “低压力互动” 积累社交信心。先模仿孩子的玩法,待其接受后再加入简单互动;教孩子简单手势辅助社交,家长做好示范,成功后给予肯定;选择性格温和的固定玩伴,从平行玩过渡到简单互动玩,逐步延长社交时间。


4、孩子不爱看绘本、看书怎么办?

面对孩子不爱看绘本、看书的情况,核心是先让孩子 “对看书有好感”,再慢慢建立阅读兴趣。要选择触摸书、洞洞书等趣味性强、画面简洁、贴近生活且难度适宜的绘本;用游戏化方式阅读,多与孩子互动,替代强迫式阅读;初期不设目标,以让孩子愿意接触书为目的,营造轻松氛围,及时强化。


5、孩子没有耐心等待,怎么办?

若孩子没有耐心等待,可用 “阶梯式练习” 帮其建立 “等待有结果” 的认知。从短时间开始练习等待,借助计时器和等待卡片等可视化提示;等待时提供中性玩具作为替代物,缓解焦虑;逐步增加等待时间,物品从次喜欢到喜欢过渡,未等待则重新开始。